人物簡介:葉金潭,1929年10月生,195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浙江一建第四工程公司原泥工班長,何玉昌泥工青年突擊隊副隊長,“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獲得者。曾遠赴幾內亞援建幾內亞人民宮等項目,參與浙江麻紡織廠、杭州絲綢印染廠、杭州鋼鐵廠、杭州飯店等工程建設。
采訪組:洪凱文、趙玉晗、陳奇文
采訪時間:2022年5月19日、7月6日
1.葉老,您好。能向我們簡單講講您的經歷嗎?
我在1952年進入到浙江一建,因為技術精湛,對泥工工作熟悉,所以加入了何玉昌泥工青年突擊隊做副隊長,和何玉昌隊長一起,先后參加了浙江麻紡織廠、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杭州鋼鐵廠、杭州飯店等工程,還先后出國兩次到幾內亞進行工程援建工作。
我是從十幾歲開始就做泥工的,從最開始的學徒到后來出國做泥工大組長,管理整個泥工專家隊伍。雖然我沒有當過領導干部,但是我扎根基層一輩子,從1970年開始從事泥工觀砌工作,直到退休,還因為工作認真獲得過多次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2.建國之初浙江一建承接了省內眾多工業廠房建設,能講講您印象最深的一段經歷嗎?
浙江一建作為最早的一批國字號建筑企業,在當時承擔了眾多工業廠房建設,像浙麻、杭一棉、杭絲聯、杭鋼……這些都是我們浙江一建的經典建筑。當時參與杭州鋼鐵廠建設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杭州鋼鐵廠是浙江省第一個鋼鐵基地,可以說是改變浙江,乃至全國“一窮二白”面貌的一項重要工程,因此,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時刻以高質量、高速度要求自己。
1959年3月,上級領導交給了我們一個艱巨的任務——24小時內砌筑完成半鋼紅旗二號煉焦爐16米高煙囪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領導要求我們又快又好地完成。但當時天天下雨,材料難以運進來,施工準備不足,而且煙囪面積小,人多了工作開展不了,人少了工作進度又慢,一時間陷入了困境。“時間就是鋼鐵,誓為鋼鐵爭分秒”,我和小隊的隊員們進行了緊急討論,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以每五公尺留四小孔的辦法,代替煙囪內外加層塞礦渣,用來節省工序;二是在煙囪砌體上搭成內腳手架;三是流水作業,砌筑和校正兩組交替施工。有了解決措施,工作就變得容易很多。于是我們冒雨奮戰,8個人,7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任務,建造速度甚至比1958年杭州制氧機廠工地17.5小時完成16米高煙囪所創下的全省紀錄縮短了一半多的工期。
還有遠東第一大廠——杭絲聯工程,我當時參加了杭絲聯印染車間印染池的建設。當時的印染池每只都有3尺深,底部是水磨石地面,一只一只隔池相連,好像蒸汽池一樣。我們參與工程建設的一建人們都是加班加點地搶進度,心里想的都是為浙江一建贏得榮譽,為黨和國家做貢獻,把社會主義建設好。
3.浙江一建在建設過程中創新使用過很多新技術新工藝,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項目呢?
印象最深的還是杭州飯店項目。1959年下半年,浙江省建筑總公司第一工程處直屬隊,也就是現在浙江一建第四工程公司的前身,承接了這個項目,我作為直屬隊的一員也參與到杭州飯店的泥工工作當中。
這個項目由我們何玉昌青年突擊隊負責泥工工作,當時我是突擊隊的副隊長。在施工過程中,新工藝新技術都由我們去完成,最艱巨的任務也由我們去承擔。那個年代,高檔賓館用的裝飾材料基本是琉璃瓦、瓷磚、花崗巖、大理石、水曲柳三夾板、柳安硬木這些類,都是屬于需要精細對待的頂級材料。比如瓷磚,清脆易碎,施工過程中稍微不小心多用一些力就容易造成損耗,既影響進度又浪費資金。所以工程中瓷磚打眼成為鋪設瓷磚進度的關鍵。當時的突擊隊隊長何玉昌帶領我們全體隊員自己動手,加工制造進行實驗。用手動、用電鉆,但都不能滿意,最后還是何玉昌隊長偶然間發現修自行車店里使用的一臺搖鉆獲得了靈感,最后組裝成手搖瓷磚打眼機才解決了問題。
當時我們這些所謂的新技術、新工藝很多都不是很高科技的東西,有不少都是大家齊心協力一點一點試出來的“土辦法”,但也正是這些土辦法,加速了工程進度,也讓工程質量更好、材料損耗更少。
4.您還記得當時在幾內亞的援建經歷嗎?
我是1970年10月10日,以泥工班大組長的中國專家身份被公司派到幾內亞工作的。當時新中國成立后,建筑行業第一次向外輸出專家。我們當時又自豪又激動,心里想的都是我們代表新中國的形象,我們要在這里建造最優秀的建筑,把國內最好的經驗、最成熟的技術手把手地交給非洲的朋友。所以,我在工作的時候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因為是第一次出國做觀砌工作,所以我總想著把觀砌工作盡量做在前面,并且因為我對于水平儀、經緯儀的操作比較熟練,所以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情況下,我也積極協助工程中需要照平和擦定標高等工作。
我們援外任務是要對祖國負責、對受援國負責的,所以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都是盡己所能地把精湛的技術傳授給當地的非洲朋友。而且因為幾內亞的土壤氣候等環境和國內大不相同,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每每看到工程設計和施工有不適當之處,我都會大膽負責地提出建議,征得領導和有關同志的同意后予以修正。
最讓我們感到榮耀的是,我們的付出被黨和國家是高度認可的。當時外交部長陳毅元帥在訪問幾內亞之際,聽說我們造的工程進度、質量都很好,親自前往工程視察,還接見了我們全體專家!